突破发展•资环职工在行动丨 突破发展有我:山东资环一线职工创新实践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人数:142

编者按:

平凡铸就伟大,奋斗书写荣光。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总有一群不平凡的环保人在默默坚守他们用双手守护着我们的绿水青山,用汗水浇灌着绿色未来。

“突破发展•资环职工在行动”专栏聚焦山东资环奋斗者的故事:这里有十年如一日守护生态环境的“老黄牛” 有勇挑重担、投身环保事业的“青春力量”;有敢闯敢试推动技术突破的“创新者”有扎根一线、精益求精的“环保工匠”通过这些真实而温暖的片段,让我们看见坚守的力量、创新的火花,以及那份根植于环保人心中的责任与担当。

突破年的征程中,山东资环的奋斗者正以创新实践展现担当,用实干实绩诠释突破发展有我的铿锵誓言。

安徽鲁控:蒸汽再利用实现双赢

安徽鲁控工程部李后山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公司16.5t/h蒸发量锅炉产生的蒸汽存在浪费现象。“看着白花花的蒸汽就这么排掉,实在可惜。”李后山说。为此,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两步走”改造方案:第一步仅用一个月就完成蒸汽外售管网建设,目前已创效50万元;第二步正在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将利用蒸汽减压过程中的热能和压力能发电,预计年发电量324万千瓦时。

 

(李后山(右一)指导工人安装蒸汽疏水阀)

预计蒸汽再利用项目全部实施后,可有效冲抵公司碳排放总量,实现节能降碳的目的。项目竣工后,预计为公司创造年约400万元收益,同时达到节能降碳的双赢效果。

丰日冶金:工艺改造促降本增效

在丰日冶金熔炼车间,主任翟涛涛正带领团队对氧枪进行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天然气消耗量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翟涛涛说。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他们成功将天然气用量从300Nm⊃3;/h降至160Nm⊃3;/h,降幅达47%,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成本200余万元。更令人惊喜的是,改造后粗铅中的浮渣比例显著降低,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在第一次进行试验时,因为参数调整不当导致炉况不稳,翟涛涛团队连夜分析数据,调整方案,终于找到了最佳操作参数,及时避免了因炉况不稳可能引发的意外情况。


 

(翟涛涛(右二)在熔炼中控室与主操监察设备数据)

翟涛涛回忆道:“在对工艺、设备进行改进过程中,确实存在些沟通上的困难,但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这是在我的岗位是应该做的事情,我也将继续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深度挖掘降本潜力、大力提升增效能力,站好我自己的岗。”如今,这项创新已在全公司推广,成为降本增效的典范。

河川大禹:绿色施工创效益

走进河川大禹苏州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工地,处处可见绿色施工的创新实践。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项目的一线班组自发组成了‘绿色攻坚小组’,针对施工中的能耗痛点开展攻关。”他们为机械设备加装智能断电模块,实现空载自动休眠,降低待机能耗35%;安装双控照明系统,让临时用电减少40%;利用BIM技术建立土方平衡模型,优化开挖回填路径,减少土方运输量50%。

 

(项目团队依据施工图纸构建土方平衡模型)

历经两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创新成果斐然。项目施工阶段总能耗同比下降20%,每月节省电费超5千元,建筑垃圾产生量减少40%。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技术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还减少了碳排放,为周边环境撑起“绿色保护伞”。

这些创新实践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有着滴水穿石的力量。突破发展不是遥不可及的战略名词,而是每个一线奋斗者触手可及的实践动词。在节能降耗、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山东资环将砥砺前行,以扎实有效的创新举措践行山东环保集团“突破年”发展要求,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绿色发展贡献坚实力量!